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从枝头到舌尖的"严选哲学":呱果鲜丰用三组数据解码水果零售新标杆

2025年8月,盛夏的水果消费旺季里,一组数据在生鲜行业引发热议——呱果鲜丰供应链中心近30天累计检测12.7万批次水果,仅38%通过最终"上架关";其秘密组建的12人"口感特攻队",用276场盲测推翻了11款"看似爆款"的水果;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个主打"新鲜+品质"的水果品牌,正通过"小众挖潜"策略,让过去难进商超的"冷门水果",在旗下327家门店实现单月超800万元的销售额增长。

1、淘汰率62%:比消费者更"挑剔"的供应链红线

在呱果鲜丰上海松江的供应链中心,每天清晨6点,第一车云南夏黑葡萄、山东嘎啦苹果、广东贵妃芒便进入"地狱级"检测流程。"我们的淘汰率监测,不是简单的'好坏筛选',而是建立了一套覆盖'从枝头到货架'的全链路标准。"供应链总监王磊翻开一本30页的《水果准入手册》,里面详细记录着237项检测指标:

外观关:果径误差不超过±3mm(如阳光玫瑰青提需≥22mm)、表皮瑕疵面积<5%;

新鲜度关:叶菜类失水率>8%即淘汰,柑橘类果蒂新鲜度需保持90%以上;

风味关:糖度、酸度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TSS)需同时达标(例如巨峰葡萄要求糖度≥18°Bx,酸度≤0.8%)。

"以当季爆品'云南冰脆李'为例,我们曾在3天内拒收12车货——前两车因糖度只有12°Bx被筛,第三车虽糖度达标,但果面有机械损伤导致易腐,最终仅15%的批次入库。"王磊说,近一年来,呱果鲜丰的供应链淘汰率稳定在62%,但正是这种"严苛",让消费者复购率提升了37%。

2、12人"口感敢死队":用276场盲测定义"国民好吃的标准"

如果说供应链淘汰率是"硬门槛",那呱果鲜丰的"口感测试小组"则是决定水果能否成为"爆款"的"软实力"。这个由3名食品科学硕士、5名资深买手、4名"挑剔型消费者"(包括2位宝妈、1位甜品师、1位退休厨师)组成的12人团队,每月要完成20-30款水果的"盲测挑战"。

"我们不看品牌、不看价格,只问一个问题:这颗水果,你会想再吃第二口吗?"测试组长林晓芸展示了一份最近的"阳光玫瑰青提优化报告":首测时,团队给某产地青提打了7.2分(满分10分),问题集中在"酸感略重""果梗偏硬"。品牌立即联动产地调整种植方案——减少30%氮肥、延长10天挂果期,30天后复测,糖度从18°Bx提升至20°Bx,酸度降至0.6%,果梗脆度增加25%,最终得分8.9分,上市后首周销量暴涨210%。

数据显示,近一年来,口感测试小组累计测评186款水果,其中仅32款通过"全票推荐",但这些"幸存者"贡献了品牌68%的销售额。"消费者可能说不清'可溶性固形物'是什么,但他们一定知道'这颗葡萄甜得刚好'。"林晓芸说,这就是口感测试的意义——把模糊的"好吃"变成可量化的"标准"。

3、小众挖潜:从"冷门果"到"新顶流"的逆袭密码

当多数水果品牌还在争夺苹果、香蕉、柑橘的"红海市场"时,呱果鲜丰的"小众挖潜小组"已深入云南哀牢山、四川大凉山、广西百色等产地,寻找那些"好吃但难卖"的特色水果。

"我们定义的'小众',是年市场流通量<5万吨、消费者认知度<30%,但风味独特、营养价值高的品类。"商品中心负责人陈默指着一款紫色小果介绍:"这是'拇指葡萄',单果重仅3-5克,含花青素是普通葡萄的8倍,过去只在产地周边零卖。我们通过预冷技术解决运输损耗,设计小份装(125g/盒),上线3个月就在华东门店卖出120万盒,复购率达42%。"

类似的案例还有"树葡萄"(又称拟爱神木果)——这种原产南美的水果,因果肉像"小炸弹"般爆汁,被团队命名为"爆汁金丸",上市首月便登上327家门店的"销量TOP5";来自贵州的"黑老虎果",因富含维生素C(每100g含100mg)和天然果胶,被开发成"低卡果冻",试销期间单店日销超200份。数据显示,2025年第二季度,小众水果为呱果鲜丰贡献了28%的营收增量,其中9款单品月销破百万。

4、从"挑水果"到"造标准":呱果鲜丰的招商底气

"我们不卖'水果',我们卖'确定的美好'。"呱果鲜丰创始人在近期的招商会上表示,当行业还在比拼"低价"和"SKU数量"时,呱果鲜丰已用"三组数据"构建起护城河:62%的供应链淘汰率保证了"每一颗都值得期待",12人口感小组定义了"国民好吃的标准",小众挖潜则让门店拥有了"人无我有"的差异化竞争力。

目前,呱果鲜丰全国门店已达583家,覆盖一线至县域市场,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8%。对于潜在合作商,品牌承诺"全程供应链赋能"——从选品测试、冷链运输到门店运营,提供标准化SOP,让"开一家火一家"不再是口号。

从枝头的严格筛选,到舌尖的精准适配,再到市场的主动挖掘,呱果鲜丰用"数据+温度"重新定义了水果零售的"好标准"。正如李阳所说:"当消费者拿到一颗呱果鲜丰的水果时,他们买到的不仅是新鲜,更是一份'被认真对待'的信任。"

(注:文中数据均来自呱果鲜丰2025年Q2内部运营报告及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)